巨頭對NFT的動作已經越來越頻繁了。
01
最近有兩條大新聞:1)是Facebook週四宣佈更名為“META”,股票代碼將從12月1日起變更為“MVRS”;2)Twitter新增比特幣打賞功能,未來將推NFT頭像認證。
很顯然,如果未來Twitter能對頭像直接進行NFT的認證,那麼在Twitter 實現NFT流通、交易也就順理成章了。相比Twitter NFT佈局還在規劃中,Facebook表現就要著急得多。Facebook上周二才向媒體透露要將公司更名,週四就正式宣佈更名了。其實在更早的時候Facebook就試圖切入虛擬現實世界、虛擬資產領域。
2019 年Facebook 正式宣佈推出數字貨幣 Libra,可最終阻礙重重,目前只能將Libra更名為Diem,希望在穩定幣上趟出一條監管許可之路,但這條路並不好走。從這之後,Facebook又花大力氣轉向NFT,今年8月媒體報導Facebook考慮開發NFT產品,同時開發可存儲NFT數字錢包;10月專案產品就已經出來,那就是EverLens。它是Facebook以旗下Instagram為內容依託打造的一個跨鏈NFT社交平臺。這個專案規劃詳細、目標清晰,有了這個平臺,任何 Instagram 用戶都可以將自己的發帖內容以NFT的形式代幣化並在EverLens上進行交易。
不光是Twitter、Facebook,海內外多個巨頭都對NFT、元宇宙等虛擬現實世界、虛擬資產有濃厚的興趣。
今年6月阿裏巴巴螞蟻鏈與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發佈了兩款 NFT(“敦煌飛天”“九色鹿”),從這之後螞蟻鏈馬不停蹄發售了多期NFT數字藏品,其最新“寶藏計畫”已經從10月安排到了12月,NFT藏品主題涉及故宮宮廷文化、航太文創、非遺-蘇繡、太空藝術等等;今年8月,騰訊也緊隨其後,在自家 NFT 交易平臺“幻核App”上推出《十三邀》數字藏品NFT 300枚。同在8月位元組跳動TikTok也推出了首個NFT系列——TikTok Top Moments,並在《紐約時報》買下整版廣告宣傳介紹將引入 NFT 以獎勵內容創作。而今年9月,穀歌也聯合了Dapper Labs推進NFT公鏈專案Flow。
至於LV、迪士尼等以自身品牌,發佈NFT系列藏品的公司就更加不勝枚舉了。
02
為何巨頭們如此青睞NFT?
1)加密貨幣監管嚴苛,NFT寬鬆。
巨頭入局加密貨幣的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,只不過礙於監管,這些巨頭們苦苦尋求門路而不得,但對NFT,監管卻寬鬆得多。即便是嚴苛如中國,也允許阿裏巴巴、騰訊在自家平臺上發佈、銷售NFT數字藏品,因為NFT的確在“確權”上有用處,因此監管一直對NFT留有發展空隙。
2)NFT是元宇宙、虛擬現實世界的通行證。
任何內容——小到虛擬人物皮膚、大到土地建築都可以NFT代幣化,也就是如果虛擬現實真的到來,任何虛擬消費品、虛擬資產都需要NFT來映射,以此來達到身份確定、權利確定與交易目的,它將作為工具貫穿整個虛擬現實世界的消費、經濟、金融生活。換句話說:NFT就是通向線上虛擬社會“元宇宙”的通行證。元宇宙是什麼?它被認為是人類走向虛擬世界的終極形態,是巨頭(如Facebook)準備All In的全新世界。所以作為“元宇宙”如此重要的元素,NFT怎麼能不被重視呢?
3)NFT交易市場龐大,賺錢機會近在眼前。
實際上,並不是任何巨頭從NFT入手,都像Facebook一樣為著下“元宇宙”那盤大棋,並且作為還虛無縹緲的“元宇宙”,它是否到來、何時到來根本還沒法想像,但不管它來與不來、何時來,正在眼前的就有個絕好賺錢機會,那就是做NFT交易平臺。再也沒有誰比這些互聯網巨頭更瞭解“做平臺”的巨大好處。
拿阿裏巴巴舉例:拋開阿裏巴巴電商平臺向線上店鋪收租的盈利不說,光它旗下支付寶賺錢效應都非常驚人。支付寶一年交易額超過100萬億,以極保守的數據估算:假設其中10%的交易(也就是10萬億)轉賬需要支付手續費,按照0.1%的費率計,一年光支付收費盈利就100億,況且作為大流量入口的支付寶,業務遠不止是支付。
加上NFT交易平臺Opensea的崛起,又在他們面前展示了NFT交易的巨大能量,而作為本身自帶流量和社交用戶的互聯網巨頭,一旦內容NFT代幣化、NFT交易放開,那勢必“錢”途不可限量。
所以互聯網巨頭入局NFT,並不是以自身品牌力量去打造多“貴”、多值得珍藏的NFT,因為“交易”才是更大的市場。
03
這也就是為什麼Facebook、Twitter要在其社交平臺試水NFT,阿裏巴巴、騰訊在中國監管極其嚴苛,做出來的NFT也不能進行二次交易的情況下,還堅持做的原因。就是因為這個市場一旦放開,它們就能占得先機。